大家都在搜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团队突破通信技术壁垒!自主研发直连卫星可移动基站,让信号无处不在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团队突破通信技术壁垒!自主研发直连卫星可移动基站,让信号无处不在

在偏远山区、远洋船舶或高空飞行中,手机没信号怎么办?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荆正烨、常育东、张一帆给出答案——他们成功设计并出直连卫星的可移动式通信基站,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直击痛点:让地球再无“信号盲区”

传统地面基站受限于地形、距离和成本,无法覆盖海洋、沙漠、高空等特殊区域。针对这一世界性难题,荆正烨团队创新提出“卫星-移动基站直连”技术,通过自主研发的低功耗信号中继系统和自适应波束成形天线,将卫星信号直接转换为地面移动网络信号,实现“天-地无缝通信”。

图1 直连卫星可移动基站

校企共研: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突破

项目依托学校5G通信实验室和河南省移动通信工程技术中心,在华为工程师和学校导师联合指导下,攻克了三大技术难关:

微型化卫星信号解析模块(体积比传统设备缩小70%)

动态能源管理系统(太阳能+电池双供电,续航提升300%)

智能抗干扰算法(在船舶摇晃、飞机高速移动环境下仍保持稳定连接)

图2 团队成员在获取卫星轨道信号

目前,原型机已通过工信部泰尔实验室认证,在黄河漂流救援演练中实现“无人区实时视频回传”,获应急管理部门高度评价。

职教典范:技能大赛走出的“硬核发明”

团队成员均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

荆正烨(2023年全国5G组网赛项三等奖)

常育东(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

张一帆(2024年中国大学生创新大赛省赛一等奖)

“学校提供的卫星通信实训车和毫米波测试仪,让我们能用百万级设备验证想法。”张一帆感慨道。该成果已获2项发明专利,并亮相世界电信展。

未来已来:打开6G时代新赛道

专家指出,这项技术有望应用于:远洋航运实时监控、航空客舱无线网络、 地震台风等应急通信、未来6G天地一体化网络

学校正与北斗星通、中国移动开展产学研合作,计划两年内实现高原、南海等场景商用。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祝贺!拓维海云天荣膺2024 年中国软件行业大数据领军企业称号 总裁严宝强获评中国软件行业领军人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