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洲:恒守家国情怀书写报国之志

杨洲2015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走进北京科技大学的主楼,写有学厚质朴,百炼成材八个大字的牌匾映入眼帘这不仅是北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创院精神,也是该校材料物理与化学系教授,留瑞海归杨洲的治学理念
瑞士留学潜心科研
2003年,杨洲选择前往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进修,正式踏上了瑞士留学之旅。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一所朴实低调,治学严谨的欧洲名校,爱因斯坦,伦琴,冯·诺依曼等杰出科学家都曾在此学习,32位诺贝尔奖得主曾经在此学习,工作。
陌生的文化氛围,繁重的科研压力,让初到瑞士的杨洲体重骤减了十几斤他积极调整心态,努力融入新的学术环境留学期间,杨洲的假期大多时候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凭借好学与勤奋,仅用了半年时间,杨洲就完成了一篇论文的核心成果,速度之快令其导师也感到惊讶
世界顶级的项目资源,前沿领域的研究课题,优秀的工作伙伴,兼蓄包容的多元文化,美丽的湖光山色杨洲在瑞士度过了4年时光留学瑞士确实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也让我对科研有了更进一步的追求他说
学成回国施展抱负
毕业回国是必然的!
想起当初决定,杨洲坚定地说。
留学期间,杨洲接触到了最早一批来到瑞士求学并定居的中国留学生上世纪80年代,无论是科技水平,科研环境还是生活舒适度,中国和发达国家确实有一定差距杨洲说,那时候在瑞士工作,1个月的工资等于在国内工作好几年,这种巨大的差异的确会给中国留学生带来冲击
2007年,留下还是回国这个选择摆在了杨洲面前与他同期出国的留学生有部分选择了留下,而包括杨洲在内的一些学生则选择了回国两相权衡,我认为回来能更好地报效祖国他说
博士后出站后,杨洲放弃了瑞士的优渥条件,决定回国前往北京科技大学任教担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教授以来,杨洲主要从事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如今,他已在这一领域深耕20多年,获得发明专利20多项,发表多篇SCI检索论文回国15载,杨洲从没后悔过自己当初的选择
多年来,杨洲见证着祖国的飞速发展我留学的时候,中国在经济,科技,生活水平等维度与西方国家还是存在一定差距,这种差距在逐渐缩小,国内发展的速度令人惊叹而现在,国内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杨洲表示,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始终流淌在血液里,一批又一批的中国留学生出国,回国,传承报国传统,接续奋斗,乘风破浪,书写自己的逐梦故事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给全球经济注入活力,这意味着年轻一代有更多机会,更多空间来施展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最近几年来,为了鼓励更多留学生归国创新创业,从国家到地方纷纷出台各类针对留学生的利好政策,杨洲相信,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留学生学成回国,干事创业,在祖国大地上实现梦想
不仅是刚刚毕业的留学生,我认识的很多在国外定居多年的人才也纷纷踏上归国之路,其中许多人在回国后取得了突出成就,让自己的事业也更上一层楼祖国的繁荣昌盛,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发展机遇
扎根岗位授业解惑
这是一个开放则强,封闭则弱的时代留学不仅是各国学生交流与沟通的途径,也是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人才的渠道得益于曾经的留学经历,杨洲也鼓励自己的学生走出去,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科研经验他说:对于青年而言,开阔眼界很重要,一方面要广泛学习知识,另一方面也要了解外面的世界即使在很多细分领域上,中国的科研水平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开展多层次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仍旧很有必要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