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地方两会折射农民工需求“与时俱进”



地方两会折射农民工需求与时俱进

邓崎凡

地方两会是观察各地改革步调,政策走向的一个窗口从年初起,各地陆续进入省级两会时间,根据《工人日报》记者的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召开了两会

在已举行的会议上,与农民工相关的话题屡被提及,许多代表委员也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从最初的饭碗问题,到如今的发展问题,两会这个窗口折射出农民工的境况在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伴随着这种变化,农民工群体在发展中又有了许多新的需求,大家期待政策也能伴随着这种新变化而有所调整

2008年,三名农民工首次当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来自上海的朱雪芹是其中之一此后,她又当选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工资拖欠,阴阳合同,单位不购买社保等问题,朱雪芹都曾带到全国两会上进行讨论

梳理今年地方两会上代表委员的建议,这些前些年事关农民工生存的话题,更多地被新市民技能培训更好就业等发展话题取代。

比如,重庆市政协委员刘一在谈到招工难和留工难时就提出,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体系和技能人才激励措施,提高制造业从业人员个税起征点等建议。。

这条建议背后有这样一个背景:现在,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根据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农民工总量超2.9亿这个庞大的队伍,越来越希望得到诸如技能培训,晋升通道等方面的政策关注

去年,《工人日报》参与发布的《2021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调研报告》就显示,受访的95后新生代农民工中,69.1%的人渴望获得职业技能培训机会。

这个截面反映出农民工自身境况和需求的变化最近几年来,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日益成长并已逐渐成为主体有人曾用一串形象的对比,描绘了一幅新老农民工的群像差异:老一代是拉着蛇皮袋进城的,新生代是带着拉杆箱,老一代是进城挣钱回乡花钱,新生代是融入城市发展,老一代要求支付工资,新生代要求参加保险,老一代呼吁改善劳动条件,新生代希望分享发展成果

这些变化在地方两会的意见建议中得到体现各地代表委员的建议富有时代特点,与农民工就业相关的建议举措和乡村振兴紧密联结,家门口就业新业态经济等被广泛热议,多地建议中均强调加强职业教育布局,给予技术人才应有的补贴与重视,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人才队伍,针对融入城市,异地就医,劳动保障等细节,各地代表委员都提出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厚度的建议

我们有理由期待,伴随着农民工自身情况的变化,政策在继续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将在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创业及职业发展等方面助力农民工更好发展。1月初以来,各地区陆续召开两会并发布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主要经济指标目标,部署重点发展任务,为研判宏观经济形势提供了中观数据佐证。我们通过梳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并进行词频分析,发现各地提出的2022年GDP,投资增速目标基本都快于2021年两年平均水平,投资成为各地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呈现“基建驱动,制造升级,地产托底”趋势,科技创新,高端制造,新基建,数字经济,双碳等关键词被高频谈及,各地专项债发行前置也将更好支持“十四五”重大项目工程在地方具体实施落地。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有力贯彻了中央稳增长部署,地方经济提速将支撑全国经济高确定性恢复。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上海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杨勤萍:这届年轻人的“秃”是“熬”出来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女性私密健康市场的新星——壹大夫品牌可靠吗?
私密赛道:前景广阔,小白
公募看好权益资产科技方向获共识
泰兴市新街镇开展迎新春主题活动